數字義烏 - eyiwu

義烏市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


2010年2月2日在義烏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2009年主要工作,2010年工作目標任務……

2010年2月2日在義烏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義烏市市長何美華發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9年主要工作

  過去的一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市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也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經受考驗、創新突破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影響, 市政府在中共義烏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市場開拓年”、“企業服務 年”、“項目推進年”、“綜合改革年”活動,努力辦好“十大實事”,深化“平安義烏”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中開創了新局面、實 現了新突破。

  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19.5億元,比上年增長9%。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0.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8.6億元,分別增長 2.4%和2.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289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41元,分別增長8.5%和7.4%。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254 億元,比年初增加206.4億元。

  市場開拓富有成效。實施“義烏市場萬里行”活動,在迪拜、重慶等境內外城市開展宣傳推介,在江蘇南通等地舉辦6場貿易對接會,與國內6個區域性 市場建立采購配送合作機制,組織企業參加境外展會38個,與西班牙巴塞羅那市、雷嘎納斯市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成功舉辦義博會、森博會、旅博會、文博會、世 界僑商大會,舉辦各類會展活動128個。開展義西市場群前期論證,國際商貿城三期二階段土建主體工程順利結頂,啟動篁園市場改建工程,完成新木材市場建 設。順利實施國際商貿城二區到期商位租賃工作,國際商貿城四區引進品牌生產企業895家,非洲產品展銷中心、澳門館、山海協作地區館和副食品市場名特優新 商品展銷中心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積極開展義烏指數應用和電子商務平臺、流行趨勢發布平臺、標準信息綜合服務平臺、小商品編碼中心建設。成立義烏海關,屬地 海關監管小商品出口51.1萬標箱,實現自營出口21.4億美元,增長12%。編制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義烏物流園區列為部省共建重點扶持物流基地。義烏 機場旅客吞吐量55.9萬人次,義烏—香港航線實現乘客人次和客座率雙增長。

  工業經濟企穩回升。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積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工業總產值97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487.2億元, 分別增長4.7%和4%。深化幫扶解困工作,取消、暫停和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共169項,補辦土地證249件、房產證359件,為95家企業辦理應急周轉 資金累計267筆共28億元,辦理出口退免稅18.3億元,累計為企業減負25億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開展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成立2家小額貸款公司 和義烏市中新力合擔保有限公司,金融機構新增貸款160億元。工業用地實行分階段出讓,完成備案項目214項和工業性投入44.3億元,飾品行業列為全省 21個塊狀經濟重點產業集群升級項目之一。狠抓工業項目開工和投產,310家廠房主體開工建設,232家建成投產。成立科研院校義烏虛擬研究院、浙大義烏 創業育成中心和義烏創意園,成功舉辦第四屆“百對千”科技對接活動,簽訂科企合作協議50項。加大對企業上市培育力度,2家企業基本完成上市準備,新增擬 上市企業2家、上市培育企業7家。加強品牌和標準化建設,新增行政認定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7件、省名牌產品4只、國際注冊商標227件,連續二年獲 全國縣級市商標綜合實力第二名,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48項。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積極開展清潔生產企業、綠色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認定,單 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5%和3.2%。

  項目推進扎實有序。以國家擴大內需為契機,進一步發揮項目推動和拉動作用,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8.1億元,其中限額以上投資163.3 億元,均增長4.7%。市域總體規劃獲省政府批復,城市分區規劃、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穩步推進。加大項目工作力度,開展“十二五”規劃重大問題 研究,完善全市項目庫。積極爭取中央及省項目支持,新增省重點項目7項,12個項目列入中央投資計劃,17個項目列入2010年中央投資儲備項目。全年向 上爭取資金2.02億元,其中建設類資金1.37億元。全力以赴推進重點工程建設,金融商務區、浙大醫學院附屬義烏醫院等一批項目啟動建設;陽光大道、大 鯢工廠化繁育等一批重點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內陸口岸場站一期、義浦二線、國際會議中心、新行政服務中心等一批項目順利推進;凌波大橋等15項重點工程竣工 投用或基本建成,污水處理廠二期5個分廠全部投入試運行,新建配套污水干管110公里。啟動建設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重點扶持34家農業龍頭企業發展。 開展“百萬”造地工程,新增耕地2581畝。援建青川縣板橋鄉的項目順利推進。

  綜合改革不斷深化。以改革為動力,破除發展難題,創新發展舉措。全力爭取“中國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試點申報工作得到中央領導和省委、 省政府及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取得突破性進展。圍繞“兩轉一保”,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農村土地流轉改革與農戶養老保險聯動推進,新增土地流轉 面積2.88萬畝,啟動實施蘇溪月白塘村功能分區、稠城田畈村全高層改造等18個城鄉新社區建設試點,積極探索集體建設用地權屬處置改革、農村基礎設施運 營機制改革。擴權強縣改革進一步深化,94項新增擴權事項基本落實并規范運行。義烏法院成為全國唯一開展專利審判試點工作的基層法院。建行義烏支行升格為 分行。擴權強鎮改革順利實施,下放57項行政管理權限給鎮街,積極推進佛堂鎮改革試點。深化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經省政府批準正式實施。深化國資管理改 革,成立國資局履行出資人職能,重組建立四大市屬國有企業;設立公共資產管理中心,共清理登記行政事業性房產1700處480萬平方米,實行行政事業單位 閑置用房公開拍租,資產使用效益明顯提高。中心醫院股份制轉換后,債務遺留問題得到解決。區域協作進一步加強,義烏與浙大全面合作取得新進展。

  “十大實事”全面完成。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集中財力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投入占綜合財政總支 出的55.6%,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市參加各類社會保障達150萬人次,基本實現社會保險政策全覆 蓋。城鎮職工安居房工程順利推進,廿三里370套安居房分房到戶,繼續實施農村困難群眾危舊房改造救助。著力改善城區交通,開通國際商貿城與各大市場公交 專線,實施14處道路交通整治,新增一批臨時停車泊位。加強生活基礎設施配套,完成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78個村,鋪設燃氣管道33公里,上溪、稠江等農 村飲用水工程全面完成,實施城區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8000多戶。有序推進森林城市創建,225個村完成綠色村莊工程建設。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免費為 2158戶特困戶改造室內電氣線路,推動村居安裝漏電保護器11萬只,完成1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新建53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新建100個“星光老年 之家”,救助4713名殘疾人。慈善基金安排650萬元用于重大病患救助和困難家庭大學生助學。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創建成為“全國區域教育發展特色示范 市”,并被評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全面啟動鎮街中心幼兒園建設。開展城鄉居民第二輪健康體檢49萬人。游泳館等體育設施建成投用,舉辦國 家級和國際賽事5項。榮獲“中國書法之鄉”稱號,新創建50個文化示范村,數字電視整體轉換業務全面推開。成功舉辦全民健身節、農村文化節、紅糖節、桃花 塢鄉村旅游節、丹溪養生文化節、孝義文化節等特色文化活動。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始終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前提來抓,在和諧中凝聚力量,在穩定中促進發展。積極推進視頻監控技 防網絡建設,開展境外人員融入社區、“平安小區”創建試點,構建市場經營人員信息預警平臺,健全社會綜合治理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活動。強 化應急管理,甲型H1N1流感和登革熱傳染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加強創建工作,通過省示范文明城市復審。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基本建成三級安監 網絡,安全生產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14.9%、16.6%和40.6%。穩妥有序開展民族宗教工作。紅十字會單設后開局良好。國防 動員、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優撫安置工作進一步加強。婦女、兒童、老齡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步,計劃生育、信訪、食品藥品安全、統計、外事僑務和對港澳臺事 務、普法、人防、氣象等工作得到新加強。

  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年辦復人代會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647件,滿意率不斷提高。深化“兩提高、 兩降低”效能建設活動,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作風建設得到新加強。大力推進政府法制工作,積極開展行政許可職能歸并改革,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事項 878項。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切實規范行政行為,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強化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開展地方財政資金安全檢查和“小金庫”治理工作。大 力壓縮行政開支,全年公用經費“零增長”。建成數字城市一期非應急服務平臺,暢通市民咨詢求助、投訴舉報、建言獻策渠道。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上級黨委、政府和中共義烏市委正確領導的結 果,是全市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廣大外來建設者,向給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 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義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向關心和支持義烏發展的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十分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較多困難和問題。需求不足、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對經濟持續回升影響較大;“低、小、 散、弱”等結構性、素質性、體制性矛盾尚未根本解決,經濟發展缺乏龍頭企業引領和大項目帶動,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任務艱巨;土地等要素制約亟待解決, 產業發展空間亟待拓展,人才支撐亟須強化,改善民生任務仍然較重,住房、就醫、就學、交通、城鄉環境等方面與群眾的期待還有不少差距;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 大。政府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依法行政的意識和效能有待進一步增強。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創新創優提質提效

  明確2010年工作目標任務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經濟形勢十分復雜的一年,更是蘊含重大機遇、大有作為的一年。當前,義烏已經進入產業結構調整 加速期、社會發展轉型期,面臨后金融危機時代的新變化、國家級省級兩大綜合改革試點的新機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和區域發展戰略謀劃的新契機,具備較為 雄厚的物質基礎、特色鮮明的產業優勢、先行先試的創新條件和一大批充滿激情的創業創新主體,也面臨形勢逼人、不進則退的激烈競爭態勢。為此,我們必須增強 憂患意識,保持清醒頭腦;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堅定發展信心;必須增強創新意識,謀求更大突破。

  201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市委十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堅持以“創新創優、提質提效”為主題,以國際貿易 綜合改革和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為動力,以創新十大工作機制、打造十大發展平臺、建設十大重點工程、辦好十大民生實事為抓手,進一步增強綜合競爭力、可持 續發展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完成“十一五”發展目標任務,加快推進國際商貿名城建設。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建議201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地方財政收入增長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以上,自營出口額增長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7.5%以上和8%以 上;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2.7%以上,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4%和2.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

  在具體工作中,要著重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切實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以市場轉型升級為龍頭,全力培育物流、金融、會展、購物旅游等現代服務業集 聚區;以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引進培育新的增長點并重,大力優化工業結構;以園區建設和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為重點,著力發展現代農業,切實做到在發展中 促轉型,在轉型中謀發展,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更加注重改革推動和開放帶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全力推進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等十大工作機 制創新,力爭在構筑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上謀求新優勢,力爭在提升國際化水平上邁上新臺階,力爭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上取得新進展。

  三是更加注重平臺建設和工作突破。按照前瞻性、戰略性思維,以大平臺大產業大企業大項目培育建設為突破口,集中更多的財力物力、集合更多的精兵 強將、集聚更多的政策舉措,高起點大手筆謀劃和構筑發展大平臺,大力實施重點工程和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不斷壯大城市經濟,努力增強義 烏發展后勁。

  四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時掌握和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進一步加大對民生領域和社會事業的投 入,全力辦好十大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的全面發展上,并加大社會管理力 度,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三、著力轉變發展方式

  再邁經濟轉型升級新步伐

  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既是保持當前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確保經濟長期協調健康發展的根本途徑。

  (一)保持市場持續繁榮,努力建設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

  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深化“義烏市場萬里行”活動,強化對專業市場、對口產業基地的宣傳推介,加大與國內二級批發市場的經貿對接力度,推進以義 烏市場為“母市場”的分銷網絡建設。加強與大型流通商貿零售企業的供需對接,組織實施“市場產品進超市”行動,主動對接“萬村千鄉”工程,積極參與全省 “百場展會拓市場”和“浙江名品進名店”工程,千方百計搶占終端市場。引導市場經營戶轉變經營方式,提高經營水平,促進“坐商”向現代貿易商轉變。抓住中 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等契機,推動義烏市場積極穩健地“走出去”。加快籌建非洲中國商品物流中心,精心組織義博會迪拜展、印度展、意大利展,支持企業構 建國際營銷網絡。

  創新提升展示交易平臺。深化市場發展戰略研究,盡快啟動義西市場群建設,完善進口商品館布局規劃。加快國際商貿城三期二階段、篁園市場改建、中 心菜市場等工程建設,優化市場行業布局。完成非洲產品展銷中心、澳門館的籌建工作。創新招商選商方式,開展國際商貿城五區招商選商工作,完成國際商貿城四 區生產企業直銷中心、副食品市場名特優新商品展銷中心招商并盡早開業。加強電子商務規劃研究,加快國際商貿城電子信息化改造,著力打造電子商務平臺,培育 發展富有義烏特色的無形市場體系。支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重視專業街的培育和發展。做強做優義博會、文博會、旅博會、森博會等品牌展,辦好第59屆中國教 學儀器設備展和第六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爭取全年舉辦各類會展活動120個以上。整合提升旅游購物中心,積極發展品牌購物旅游。努力完成小商品編碼中心 建設,夯實義烏指數應用基礎,提升指數標準化和國際化水平。加強市場信用監管平臺建設,深化信用宣傳和誠信教育,推進市場文明建設。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會 計、法律、咨詢、產權、評估等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壯大中介服務業。

  扎實推進“義烏港”和現代物流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小商品出口通道,深化與上海、寧波、杭州等地的港區合作,探索與邊境口岸開展合作, 發展國際多式聯運,使“義烏港”成為具有集疏、儲運、包裝、理貨、分送等綜合功能的“始發港”和“目的港”。推進內陸口岸場站工程建設,爭取一期主體工程 基本完工、二期工程開工。啟動鐵路西站海關檢驗檢疫監管點、城西物流中心等物流場站建設。確保公共型保稅倉庫良好運行,積極申報B型保稅物流中心。引進現 代物流企業,培育發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信息網絡。加快義烏機場國際航站樓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實施飛行區技術等級提升工程,爭取義烏航空口岸列入國家 “十二五”口岸發展規劃,繼續做好航空口岸臨時開放工作。

  大力實施金融商務區平臺建設。完善金融商務區塊規劃,完成一期市政等配套設施規劃和二期規劃設計。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開展世貿中心等項目招 商,加快引進一批金融類、商貿服務類優質項目。推進稠州商業銀行項目建設,及早開工農村合作銀行、國信證券、五星級酒店等項目主體工程,加快浙商銀行、興 業銀行、新華期貨等項目落地工作。加強在建工程管理,確保工程建設的進度、質量和安全。

  (二)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實業洼地”。

  打造全新的工業產業發展平臺。按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標準,加快省級開發區整合擴容提升。以義烏經濟開發區、義烏工業園區為核心,整合拓展 周邊鎮街范圍工業功能區,創新省級開發區行政管理體制,實現塊狀特色經濟的有效整合提升。開展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調整規劃區基本農田范圍,盤活 低丘緩坡等存量土地,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編制重點產業發展規劃,推進飾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加大無縫服裝、針織、線帶等17個重大優勢產業 項目扶持力度,運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先進產品標準、現代經營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主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培育引進新興產業和行業 領軍企業,做強一批小商品制造優勢企業。積極發展非小商品制造業,引進一批汽車零部件、汽車用品、生物工程等新興產業類項目,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企業。推 進已洽談項目簽約落地工作,抓好已供地項目開工投產,支持重大技改項目建設。加強企業上市工作,對重點培育上市企業實行“一企一策”指導,力爭實現上市、 上市申報和上市輔導企業各1家。

  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制定優惠政策,啟動建設企業總部經濟樓宇群,引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運營總部、銷售總部、研發總部、電子商務總部、物流總部等 入駐。配套建設商務、金融、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吸引更多的人才、資本、信息等創新要素集聚,提升區域產業水平。鼓勵本市骨干企業進入國際市場設立 生產企業,收購具有較大市場份額的國際知名品牌、專利技術和營銷渠道,做大做強企業總部。

  優化企業發展服務環境。完善企業發展服務政策,調整工業用地建筑密度、建筑容積率、出讓方式等政策,逐步規范工業企業廠房出租和轉讓方式。對投 資強度大、產出效率高、稅收貢獻多的企業集中扶優扶強。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探索設立企業風險投資基金。深入實施企業解困、減負 措施,爭取為企業減負20億元以上。充分發揮浙大義烏創業育成中心、國家旅游商品研發中心等研發機構的作用,引進培育創意機構、工業設計單位,為產業發展 提供支撐。積極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支持國家級小商品質量安全檢測實驗室建設,鼓勵企業申請注冊海外商標和國際認證,引導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標準化 和品牌戰略,爭創馳名商標1件、海外商標85件、省名牌產品4只。大力扶持建筑業發展,不斷提高建設水平。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積極推進農村新社區建設。

  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穩定糧食生產,加強糧食流通和儲備。加大現代農業投入,培育發展設施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花卉苗木業,著力扶持30 個投資大、帶動性強的農業項目,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總部經濟。穩步推進土地流轉,加強設施用房審批管理。加快發展外埠農業,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 組團赴外地參加各類農展會。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做好無公害農產品原產地認定和省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認證申報。編制農產品流通體系規劃,開展花卉苗木 市場、鮮活農產品市場選址建設。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切實做好土地整理和復墾,保護基本農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打造以農業經濟開發區為龍頭的都市農業平臺。出臺都市農業發展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開發都市農業。完善農業經濟開發區規劃,加快配套道路等基 礎設施建設,做好幸福水庫周邊環境營造,分步開發建設高端都市農業休閑度假區。加快佛堂現代農業園區和城西七一農業生態園開發。辦好紅糖節、紅桃節、蓮藕 節等活動,加大對山區旅游項目的培育,加快華溪、望道兩大森林公園開發,規范發展農家樂,促進農民增收。穩步推進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林地流轉,發展林業經 濟。

  提升農村新社區建設水平。全面實施以整村改造、危舊房改造、住房特困戶安置、困難群眾住房救助、宅基地置換城鎮住房為重點的農房改造建設。抓好 城鄉新社區改造模式創新試點,廣泛開展效果宣傳和模式推廣工作。全面推進城中村改造,按照城市小區標準進行高層規劃和建設,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大力培育中 心鎮和中心村,提高規劃管理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加快鎮中村、園中村功能分區改造步伐,就近融入城鎮和工業園區。加強山林地和低丘緩坡開發利用,推進 “空心村”改造和村莊整理。探索農村集體土地權屬處置辦法,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啟動異地奔小康二期工程建設,做好安置小區規劃,同步推進農房拆舊建新。深 入實施村莊整治提升工程,打造一批各具建筑特色、文化內涵的精品示范村。推廣農村基礎設施市場化維護管理,確保農村基礎設施良好運轉。

  (四)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綜合承載力。

  優化城市功能布局。抓住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契機,圍繞建設國際商貿名城的目標,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要求,調整和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提高 規劃設計水平,推出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城市建設項目,培育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大國際商貿城和省級開發區等產業功能區建設力度,集聚各種生產要素,強 化產業支撐,增強城市產業功能。加快北門街區、經濟開發區、北苑區塊、老會展中心等商業網點規劃建設,完善商業配套設施,提升城市商業功能。結合03省道 改建及市場改造,加大舊城改造力度。穩步發展房地產市場,重點在國際商貿城、國際文化中心、經濟開發區建設配套住宅,城市郊區開發國家級康居工程,強化城 市居住功能。認真研究政策,創新辦法,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出臺城市旅游規劃,推進佛堂古鎮保護開發利用,建設體育公園等大型設施,加快異國風情街、 民族風情街和雙林景區開發建設,完善城市旅游休閑功能。

  積極主動做好項目工作。研究確定“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基本形成“十二五”規劃綱要和實施計劃。強化項目意識,加強項目庫建設, 儲備一批精品項目。細化項目前期工作,科學做好項目的篩選、論證和申報。做好項目爭取工作,爭取國家優惠政策和配套資金,強化項目用地指標和財政投入保 障。配合做好杭長鐵路客運專線、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寬、西氣東輸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強項目實施協調,落實項目推進責任,確保項目落地。嚴格招投標活動管 理,強化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檢查,深化重點工程的稽查和審計。

  全力推進“百億重點項目”建設。圍繞城市基礎設施、交通和能源、“三農”設施、社會事業、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等六大重點領域,大力實施以 “十大重點工程”為核心的106項重點項目建設,年內努力完成投資103.7億元。力爭55項新建項目全面開工,實施03省道改建、37省道改建和復線、 國際商貿城長途客運中心、義烏至武義公路等工程,全面推進浙贛鐵路新貨站至甬金高速徐村互通連接線、義浦二線、國際商貿城配套道路等工程建設,確保30項 以上重點項目年內建成投用。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制定實施城市交通組織總體方案,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改進城市導向系統,深入開展出租車和非法營運專項整治,試行城區重點區段 停車收費,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養護和管理,增強市政公用設施服務供給能力。深入開展健康城市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鞏固衛生城市 創建成果,優化美化城市環境。啟動數字城市二期建設,完善各項功能,逐步將數字城市協同運作范圍擴展到全市域。

  (五)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優化城鄉生態環境。

  強化節能減排工作。制定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扶持政策,探索適合義烏產業特點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健全節能減排的考核、激勵、監管體系。加強對重 點能耗企業的督查、指導和能源監察,擴大企業清潔生產試點,探索實施集中供熱和熱電聯產項目。擴大中水回用范圍,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加大污染企業整治力 度,加快建設污水處理三期工程廠區和配套主干管工程,加強對已建污水處理工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等的監測監管,推進城區、鎮區、工業區“納污清源”雨 污分流改造和城鄉污水支管建設,提高納管率。實施氨氮治理、河流生態修復、規?;B殖場污水治理等措施,力爭義烏江流域整體水質達到上級要求的標準。加快 建設機動車排氣污染檢測線,實行排氣污染年度檢測制度,依法采取機動車環保限制措施。

  強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扎實做好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復查迎檢工作。深入開展小流域水環境整治,加強鎮街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進一步強化污染源監管 整治,探索排污權交易機制。實施農村河流池塘、畜禽養殖業和農藥化肥污染等整治,推進清水養殖,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大力開展全國綠化模范市創建工作,致力 打造“森林義烏”。

  四、著力深化改革開放

  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以思想大解放謀劃大改革、推動大開放,集中力量,重點突破,爭創體制機制新優勢。

  全力推進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緊緊抓住爭取國家級試點的歷史機遇,緊緊依靠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積極向上匯報溝通,精心編制 改革試點方案,爭取盡早獲批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努力使義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圍繞建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著力創新貿易便利化體制 機制,再造現代流通新體系,建立城鄉區域產業聯動新機制,探索內陸城市國際化新途徑。今年重點是編制改革項目化規劃,探索研究貿易便利化監管政策,試行新 型海關、檢驗檢疫等監管政策,積極推進高效便捷的國際貿易通道建設,做好與國際貿易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改革前期工作。

  深化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以“兩轉一保”為著力點,深入推進城鄉新社區建設模式改革、擴權強縣改革、擴權強鎮改革,深化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和金 融體制、投融資體制、戶籍制度、農村基礎設施運營模式等改革,實施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深化國資管理體制改革,強化資產營運管理,完善國資監管體系,扎實 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國資改革各項工作。積極試行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探索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穩步推進機構改革。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醫 療衛生投入和補償機制,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完善鎮街財政體制。

  擴大對內對外交流與合作。積極接軌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對接上海世博會,做好世博會特許產品開發、旅游合作、傳統民間藝術展演、民企 聯合館參展等工作。加強與浙大等的全面戰略合作。密切與周邊縣市區的合作交流,積極推動浙中城市群發展。深化山海協作工程,辦好義博會山海協作專區和山海 協作地區館。做好“雙對口”、全省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結對幫扶、支援青川縣板橋鄉災后恢復重建和產業援建工作。密切與國外城市友好交往,加強與外國駐華 使領館的聯系,促進對外經貿交流與合作。完善涉外工作機制,啟動外國人服務中心建設,深入推進“外國人融入社區”工作,創新外國人服務與管理模式。

  強化人才培育和引進工作。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創新人才培養、開發和引進模式,探索建立人才柔性引進機制,加大高技能人才、中青年學術學 科和技術帶頭人、創新團隊的培養引進力度。進一步培育和規范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加強與國內外人才服務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完善人才薪酬指導機制,建立差異 化、多元化分配和獎勵制度。落實引進人才科研項目啟動經費資助。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扶持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創新實踐基地,加強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建 設,促進產學研合作。

  五、著力辦好十大實事

  再謀社會和諧穩定新局面

  始終堅持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有機統一起來,更加注重發展成果的普惠共享,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認真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面推進城鄉統籌就業,鼓勵城鄉勞動者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加強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完善 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富余勞動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完善就業援助制度,幫助城鎮“零就業家庭”、農村低收 入家庭等就業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加強勞動者權益保護,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待遇和享受面為重點,完善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 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特別是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發放要做到一個不漏、一分不欠、一天不拖。

  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啟動第二輪全國區域教育特色示范市建設和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促進各類教育全面協調和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第六中 學、佛堂二中、第八中學、第九中學、義亭小學等建設,加快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暨特殊教育中心建設。繼續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力爭完成90%的校舍改造任 務。支持義烏工商學院與國內外高等院校合作,啟動新校區建設,提升辦學水平。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強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每個鎮街啟 動10個村衛生室公共用房建設。加快浙大醫學院附屬義烏醫院、中心醫院二期、中醫院遷建和婦保院擴建等建設。繼續加強甲型H1N1流感、登革熱等傳染病防 控工作。抓好怡樂新村建設,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推進國際文化中心區塊建設,啟用新圖書館和新檔案館,加快廣電中心建設,實施區塊二期項目。深入開展 “文化強鎮(街)”創建,實施新農村文化推進工程,創建一批省級“東海文化明珠”,打造丹溪養生文化節、“十月十”民俗文化節、孝義文化節等一批特色文化 品牌。大力發展體育事業,辦好義烏市第六屆運動會,承辦全國CBA職業聯賽等高層次賽事,申辦2012年室內五人制足球世界杯。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動員、 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強化措施,整合力量,嚴格控制計劃外生育,保持低生育水平。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 聯、殘聯、紅十字會等開展工作。

  切實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深入開展“四加一”集中專項整治,嚴防較大以上安全事故發生。探索流動人口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 水平。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抓好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工作。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防控”結合,依法打擊和預防各類違法犯罪。深化“信訪積案化解年” 活動,完善維穩信訪工作長效機制,落實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加強國家安全工作,深化民族宗教工作精細化管理。強化食品藥品安全全程監管,鞏固 “十小”行業整治成果,健全質量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在全面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的同時,努力在十個方面辦好民生實事。

  ——住房保障和改善方面。年內實施農房改造、異地奔小康8000戶,竣工5000戶,力爭30個村莊啟動新社區建設。擴大廉租房受惠面。啟動2個城市老小區基礎設施改造。確保江東塔下洲區塊、蘇溪區塊930套城鎮職工安居房分房到戶。

  ——交通出行方面。出臺城鄉公交一體化實施方案,規劃建設國際商貿城區塊公交樞紐站,開通各鎮街至國際商貿城直達公交??焖偻ǖ莱菂^段全面開 工,陽光大道全線貫通。國際商貿城周邊的誠信大道、西城路延伸等7條主干道全面實施建設,賓王路、江東東路、江濱南路等道路延伸段基本打通。中心城區完成 路段整治4處以上,新建人行天橋、地下通道2座,改建停車場2個,增劃臨時停車泊位1500個。

  ——生態環境方面。佛堂、大陳、江東、稠江、后宅5座污水處理廠全面運行,全市日處理污水能力達36萬噸。實施城南河、洪溪等城區內河沿線截污 納管工程。完成重點區域雨污分流和污水支管建設100公里。全市一半村莊完成生活污水收集管道及厭氧凈化池建設,惠及40萬農村人口。義烏江和19條主要 溪流水質實現好轉。新建城區綠化面積1200畝,完成綠色村莊工程100個,啟動環城南路沿線生態景觀林工程。

  ——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落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確保符合條件的本市籍60周歲以上城鄉居民按規定領取到每月70元的基礎養老金。城鎮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額由4.8萬元提高到18萬元,城鄉居民小額、大額醫療保險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額分別由5萬元和9.8萬元提高到8萬元 和17萬元,適度提高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住院等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普通門診統籌制度。建設佛堂、蘇溪、義亭、廿三里 等4個勞動力分市場和40個充分就業村居,在全市村居開設勞動保障服務窗口。

  ——教育文化方面。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改造10萬平方米。建設8所鎮街中心幼兒園,確保4所竣工。公辦學校新增3000個學位接納外來建設者子女就學。扶持建設15個小康體育工程示范點和20個市民健身晨晚練點。新增數字電視用戶5萬戶。

  ——醫療衛生方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將457種基本藥物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藥品報銷目錄,全市社區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藥品零差率銷售。支 持醫療衛生機構添置醫療設備,實施預約掛號服務平臺建設。啟用120急救中心?;就瓿扇墟偨种行男l生院建設,實施社區衛生服務站危舊房改造1萬平方 米。

  ——公共生活設施方面。加快蘇溪和義南自來水廠建設,確保上溪水廠建成投用,進一步擴大農村安全飲用水覆蓋面。完成8項輸變電工程。完成老城區 3個以上區塊的平面改水,實施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2500戶。啟用管道燃氣過渡氣源站,新鋪設燃氣管道30公里,覆蓋1.5萬戶,實現管道燃氣入戶。完成 城鄉菜市場規劃,新建城區菜市場3個。加快繡湖小區等城市排水設施建設。改建、新建城區公廁11座、垃圾中轉站4座。

  ——扶弱助殘方面。繼續推進殘疾人共享小康工程,新增安排殘疾人就業220名,幫扶救助殘疾人7000人次。慈善基金年內安排580萬元開展慈善救助。

  ——公共安全方面。對全市部分老街的電氣設備進行安全改造。完成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開展高危行業群眾性初級衛生救護知識培訓3000人次。 全面實行食品流通領域市場準入“一票通”制度。建設中國小商品城經濟案件預警系統。在鎮街重點部位、案件多發區域新增治安動態監控探頭點位500個。

  ——便民服務方面。啟用新行政服務中心和機動車駕駛人考試中心。設立市法律服務中心。新建50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上門為全市6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證。

  六、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再促服務效能新提升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發展目標任務,必須緊扣“創新創優、提質提效”主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政府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奮發有為,提升效能。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切實轉變干部工作作風,著力解決思想僵化、推諉扯皮、得過且過等突出問 題。改進工作方法,選擇一批熱點難點問題,實行掛牌銷號制度,強力推進,攻堅破難。加大行政問責力度,深化基層站所、機關科室民主評議工作,重點對“能做 的不做”、“能快的不快”、“能審批的不審批”、“能突破的不突破”等慢作為、不作為行為進行問責。完善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加強對重要創新工作、重點工 程、重大產業類項目和十大實事的考核,對財政、招投標、國資等重點領域管理體制改革實行績效評估,突出工作實效。

  完善平臺,優化服務。圍繞打造行政管理服務和效能建設平臺,合理安排進新行政服務中心事項,實現“一站式”、“一網式”綜合審批服務。深化鎮街 365便民服務站建設,進一步完善365便民服務體系。積極運用信息化提升政府服務效率,重點加快推進鎮街效能監察投訴中心和行政執法電子系統建設。做好 行政許可職能歸并改革后續工作。積極創新行政許可方式,推行一審一核制、行政審批責任人制,探索重大項目聯合審批高效運行機制,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 率。

  民主決策,強化監督。健全科學決策機制,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健全專家咨詢論證、社會公示和聽證等制度,加強對重大政策實施情況的跟蹤評估。 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定期報告重大工作事項。認真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聽取各民主黨 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建議,切實提高人代會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質量。支持新聞輿論監督,重視群眾監督和司法監督。

  依法行政,廉潔自律。實施依法行政工作規劃,強化行政執法責任制,認真開展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羈束工作,加強行政監督,規范行政行為。完善行政 復議工作,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嚴格執行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落實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化,加強監察、審計工作。完 善懲防體系建設,堅決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繼續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積極落實增收節支、厲行節約各項規定,千方百計控制行政成本,壓縮公務招待、公 車使用等消費性支出,真正把財力用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重點難點問題等關鍵領域。

  各位代表,面對充滿希望和挑戰的2010年,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讓我們在中共義烏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扎實工作,為加快國際商貿名城建設而努力奮斗!


# 義烏市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    {最后編輯時間:2011-03-07}

 相關內容
亚洲成女人综合图区,欧美成本人视频免费播放,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