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義烏 - eyiwu

馮澤芳(棉作學家)


(1899~1959),字馥堂,浙江義烏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現改稱院土)。畢生致力于棉花科研、技術推廣、農業教育,是我國著名的棉花科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現代棉作科學的主要奠基人。

馮澤芳(1899-1959),字馥堂,赤岸人。1913年進金華省立七中就讀。1918年考入南京高等師范農科,1921年畢業后在東南大學任教。1930年到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院深造,專攻棉花遺傳育種,獲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學位。他是我國最早從事中國棉區劃分和棉工業布局研究的專家之一。學術界上認為棉區的劃分是其最大的貢獻。


馮澤芳(1899~1959),字馥堂,浙江義烏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現改稱院土)。畢生致力于棉花科研、技術推廣、農業教育,是我國著名的棉花科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現代棉作科學的主要奠基人。在劃分中國棉區,倡導推廣斯字棉、德字棉,鑒定與發展離核木棉,培養人才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一生的成就,是他那個年代中國農學發展進步的標志和縮影。

刻苦求學 奮發成才

1899年2月20日,馮澤芳出生在浙江義烏赤岸村(現赤岸三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上有三個姐姐,下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他排行老四。澤,是家譜中規定的輩份用字;芳和馥,是父母期盼他給家庭堂上帶來書卷芳香之氣。

馮澤芳從小就聰明穎悟,3歲時,赤岸街上店鋪的名字,都能讀得出來。爺爺看他資質聰穎,又勤奮好學,于是決心供他讀書。距赤岸20里路的朱店村,有一名氣較大的私塾。先生朱德恒,是清末舉人,曾官至陜西御史。馮澤芳師從朱德恒,熟讀《三字經》、《大學》、《中庸》、《論語》等書。他一直對朱德恒先生非常崇敬。1906年,在距赤岸4里路的喬亭村辦起了端木學堂。父親把他轉到這所學堂讀書,他開始接觸新思想,學習新知識。

1913年,馮澤芳考入位于金華的浙江省立第七中學(現金華市一中)。從金華到赤岸,路90里。由于家窮,馮澤芳來去都是步行。每次回家,都要從家里帶干菜去學校,以節省伙食費。馮澤芳酷愛讀書,春節時,他到姐姐家拜年,多半是在家里津津有味地看書,不去外面看花燈看戲,他說燈不如書好看。同班的四名義烏籍同學中,馮澤芳年紀最幼,成績最好。

1916年12月,馮澤芳中學畢業。因家里經濟困難,不能供他繼續升學,回到義烏,在繡湖邊上的私立調南小學任教。他教算術、理科和英文,歷時一年半。

1918年冬,得悉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在杭州招生,其農業專修科不收學費和膳費,這對貧窮人家子弟很有吸引力。他和同學周拾祿(1897~1979,義烏周墟村人,著名水稻專家)兩人準備報考,于是結伴同行。時值隆冬,出發那天下著雪,他兩人頂風冒雪,從義烏步行到杭州,結果雙雙被錄取。兩人同窗數載,友誼深厚,立志同心協力為解決貧苦農民吃飯和穿衣問題而奮斗。周拾祿年長,專攻水稻科學;馮澤芳年幼,則專攻棉花科學。最終,他們兩人都出色地實踐了這個誓言。

在讀農業??频娜陜?,馮澤芳既博學理論,又注重實踐。三年內,他在報刊上發表了關于農業的文章六篇和譯文一篇,在農學生涯中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1921年畢業時,適逢學校升格并改名為東南大學。按學校條例規定,原??茖W生,在繼續補讀滿學分以后,可獲本科畢業文憑。馮澤芳因經濟拮據,只好一邊工作,一邊補讀學分。在半工半讀過程中,他先后做過東南大學助教、江蘇省立第三農校和第一農校教員。四年時間里,他又發表論文七篇,譯文一篇,還編著了一本中專教材《中等棉作學》(中華書局出版)。其中有二篇論文,水平尤高。一篇是《中棉之形態及其分類》,這是歷時兩年多,觀察了112種中棉列成的完整的中棉分類系統表。此文發表后,國內外學者才比較系統全面地了解了中棉究竟有多少種性狀和類型,由此奠定了中國亞洲棉分類的基礎。另一篇是《中棉之孟德爾性初次報告》,這是在孟德爾定律發表后,首次應用于中棉研究。馮澤芳研究了中棉11個性狀的遺傳行為,經過1923~1925年連續三年種植試驗的結果,其中10個性狀的顯隱性比接近3:1,與孟德爾定律一致,也與外國學者作的美洲棉性狀遺傳結果一致。此文是中國亞洲棉遺傳研究的先導。一個還未畢業的大學生,敢于嘗試研究這等尖端課題,且一鳴驚人,其膽識與才智,令人驚嘆。馮澤芳之所以要編寫《中等棉作學》教材,是由于在江蘇農校當教員時,對于大學和中專的棉作學教材,內容多是外國的資料和數據,而聯系中國實際的內容大少,于是動手編寫反映中國實際的教科書,以解決中國農業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1925年6月,經過四年努力,馮澤芳畢業于東南大學農科農藝系。在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同學們互助下,馮澤芳在獲取知識、運用和創造知識方面得到了基本的訓練,奠定了一生的基礎。在老師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農科主任鄒秉文教授和棉作學教授孫玉書、王善?等人;在同學中,有周拾祿、金善寶(小麥專家)、胡竟良(棉花專家)等農業界俊彥。

1926年春,馮澤芳經人介紹,與義烏縣立女子高等小學教員孟成玉結婚。他們的結合,基本上是舊式的媒妁之言,但也有一些新式成份。馮澤芳不全信媒人的介紹,親自到女家去相親,結果雙方均感滿意。馮澤芳的父親舊思想根深蒂固。孟成玉因從小自由慣了,不能適應這樣的生活規則。于是,離開義烏赤岸,跟馮澤芳在南京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1926年,在距南京不遠的小縣城??安徽當涂,孟成玉謀到了一個小學教員的職位。年底,第一農校終因經費無著而停辦,馮澤芳失業,在當涂小學住了半年。1927年,馮澤芳經孫玉書教授推薦,到江蘇省立通州(現南通)棉作試驗場任整理員,后升任場長。這時期內,他發表了《中棉純系育種方法之研究》等兩篇論文。

1930年秋,馮澤芳考取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赴美前,馮澤芳精心挑選了這些年來選育的種子和資料,帶去美國,要利用先進的條件,作更深入的研究。當時的棉花育種工作,做成功的都是純系育種和同種之雜交育種。為了拓寬育種途徑,包括馮澤芳在內的國內外學者,多次進行過美洲棉與中國亞洲棉的雜交,由于這是種間雜交,很難成功。以亞洲棉為母本者,無一成功似美洲棉為母本者,得到過少量雜種,但其第一代均不育。學者們都不明白是何緣故。

在康乃爾大學的三年,他潛心研究,從不去電影院和娛樂場所。他常說,我這個留美學生,一不會跳舞,二不會唱歌,三不會打牌,四不會游泳,五不會開汽車,是個十足的土包子。他堅持理論創新必須有實驗為證。寒冷的冬季,他繼續在溫室里栽培棉花。棉株開花吐絮,上面掛滿了記載各項數據的紙片,引得各國學生常在窗外駐足觀看,并戲稱為“圣誕樹”。他充分利用美國實驗室的先進設備,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棉花細胞遺傳密碼的載體??染色體。功夫不負苦心人,1932年,他獲得了碩士學位。1933年夏,他又因論文優異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并獲得了頒發給優秀畢業生的金鑰匙。他的博士論文《亞洲棉與美洲棉雜種之遺傳學與細胞學的研究》發表在權威的美國《植物學報》上,解開了當時學者都不知何故的中棉與美棉種間雜交很難成功以及雜交成的第一代皆不育之謎,為棉花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引起國際植物學界的重視。以后的中外學者常引用該文獻。

同年秋,馮澤芳學成歸國。由鄒秉文老師推薦,在南京就任棉業統制委員會技術專員。馮澤芳把孫中山先生的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視為座右銘,并把畢生獻給了中國的棉花事業。

區域試驗 國際領先

1934年,棉業統制委員會成立中央棉產改進所,由孫玉書任所長,其得意門生馮澤芳任副所長兼植棉系主任,主管研究和推廣。馮澤芳把科學技術帶進棉花生產的田間地頭,不到10年時間,使我國棉花的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這是中國棉作改良史上輝煌的一頁。

我國歷史上是一個棉花進口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了我國棉花和紗布的進口,迫切需要適合機器紡織的本國產的高品質棉花。1932年,中央農業實驗所成立之初,聘請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洛夫(h.h.love,馮澤芳在美國留學時的老師)來華任總技師,主持中國棉花的改良工作。當時種植的中棉,纖維粗且短,不適應機器紡織的要求。雖然從1910年以來,已經多次引進美國良種,尤其是1919年,華商紗廠聯合會邀請美國棉花專家顧克(o.f.cook)來華指導棉種改良,幫助引進了美國最優質高產的愛字棉等八個良種。顧克在陜西棉區田間視察后,尤為推薦脫字棉。此后,脫字棉、愛字棉就在中國棉區流行開來。但十幾年過來,效果仍不理想,這些美國名種,在中國土地上,產量遠不及在它們的老家美國。這是因為中國棉區廣大,各地氣候、水質、土壤條件差異很大,什么地區種植什么品種最好,尚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1933年,洛夫征集了中棉、美棉品種共31個,在中國南北各棉區進行區域試驗。次年,洛夫回國,改由棉改所副所長兼中央大學(由東南大學等校合并而成)農藝系教授馮澤芳主持這項工作。他到各省棉區?一調查研究以后,將試驗方法加以改進,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10個產棉省,選擇水、土、氣候有代表性的地點,共18處,作為品種區域試驗的基地。每年棉株生長季節和收花之后,他都要到這些試驗點詳細考察、記載、總結、指導。這項工作十分艱苦。30年代之中國農村,素稱窮鄉僻壤,交通極其不便,某些縣城都不通汽車,更莫說鄉下了。有一年,馮澤芳連過年都無法趕回家。有的地方治安不靖,生命都不敢說有保障。先于馮氏或與其同時留學歸國的洋博士不算少,而愿意這樣深入第一線者,卻是鳳毛麟角。一般人只是對他表示贊嘆和敬仰而已。

經過四年的辛苦試驗,得到令人欣喜的結果。他的論文《適于中國栽培之美洲棉新品種》、《再論斯字棉與德字棉》等,就是對全國廣大棉花科學工作者集體參與的這項偉大工作的總結。在黃河流域棉區,美棉斯字棉4號,平均增產11-67%,品質也比脫字棉為優,是高產優質的最佳品種。然而它在美國老家卻從未有過如此的高產,來到異國他鄉的中國黃河流域,竟創出這樣令人驚奇的佳績。在長江流域棉區,最優質高產的品種則是美棉德字棉531號,平均增產15%。而且,二者的纖維長,售價高,都會使棉農增加收益。

反之,美國最著名的良種、種植面積最廣的愛字棉,在中國所有各棉區,表現都不理想。這充分說明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的重要性。在國內,各個主要農作物中,棉花率先實行了全國性的品種區域試驗;這一課題在國際上也處于領先地位。中國與蘇聯并列為最早實行國家級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的國家。

全國棉花品種區域試驗的成功,斯字棉和德字棉二個新品種獲得肯定,不但超過了以往所有良種的成績,一旦推廣之后,將使千萬棉農和紗廠直接受益。而且使大家懂得了“棉區”這個概念和棉區劃分之重要。某個良種,只在某個特定棉區才能優質高產,而不能放之四海而皆準。這對以后的品種試驗和良種推廣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抗日戰爭時期全國棉花品種區域試驗一度中斷,直到1956年才恢復,仍由馮澤芳主持,當時他任南京農學院農學系教授。1956~1957年的試驗結果,又肯定了徐州209號、彭澤4號等著名良種。這項工作至今已延續了60多年,并成為國家評選良種的嚴密體制。

推廣良種 造福棉農

篩選出了適宜不同棉區的各自良種以后,從1937年起,馮澤芳把主要精力轉移到棉花良種和植棉技術的推廣上。這是理論聯系實際,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最關鍵的階段。然而這是一項面向農民的工作,那時的農民,量大、散漫,缺乏文化科學知識,所以許多知識分子對這項難度其大無比的工作,都望而卻步。不少人認為馮氏是一向做試驗研究的象牙塔中的人,是一個課堂上傳授知識的教授,哪能領導推廣工作。但他毫不動搖,以驚人的耐性和細心,用事實來說服農民。在一大批有志青年、各地棉產改進所和農業改進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斯字棉和德字棉的推廣工作,獲得巨大成功。以至當時上海各著名報紙的經濟新聞版,天天都刊登斯字棉、德字棉等重要農產品的價格行情。

最成功的地區是陜西省,尤其是涇陽縣。陜西省推廣美棉歷史甚久,1919年以后,盛行過美國專家顧克推薦的脫字棉,民間稱呼為“小洋花”的,即是各種退化的美棉。馮澤芳經過調查研究,認為過去引進良種成效不顯著的原因有二方面。一是未經品種區域試驗,故未能知曉斯字棉4號在黃河流域質量好、產量奇高。另一方面,良種失敗的原因在于管理不善。蓋因棉花是易于雜交而退化的作物。一戶農民的良種棉田,面積甚小,受到四周種植的不良品種雜交,而導致退化。有鑒于此,馮澤芳提出嚴格的棉種管理區制度。陜西省棉產改進所呈請陜西省政府于1937年4月頒布了《陜西省棉種管理區暫行辦法》。辦法規定,管理區內棉田,一律只準種斯字棉4號,不準種任何其它品種。棉花種子一律統制輸人與輸出。這項工作1936年即開始著手,委派當時正在美國留學的棉花專家胡競良,親赴斯宇棉4號的原產地??密西西比州的斯東維爾種子公司,選購純種,運到南京中央農業實驗所,由昆蟲專家吳福禎督率技術人員施行?種手續,以殺滅種子內的害蟲。由于措施嚴密,所種的棉株未受棉鈴象鼻蟲之害。收獲后,農戶的軋花車也一律在管制之列,斯宇棉與其它棉分別軋花,違者嚴懲。全省設有42位督導員、推廣員,嚴格監管和技術指導。實行結果,斯字棉生長茁壯,葉枝少而果枝多,自基至頂,結鈴累累。農民親眼看見此情此景,無不嘖嘖稱羨,奔走相告。以陜西涇陽農場為例。幾年的平均產量,比小洋花高出65%,比脫字棉高出36%(按通常作物改良成績之標準,凡一新品種的產量,比舊品種高出15%,即為優良)。再加上棉花質優,售價高,收入增加極為明顯。農民們爭相種植,并愿意遵守統制管理。于是,“棉種管理區”迅速擴大。1936年起步時,斯字棉種植近5000畝,1937年為4萬多畝。1940年達85萬畝,棉農增收3400萬元。而這年的推廣費,僅得中央農業實驗所撥款2萬元,陜西省政府撥款2萬元,共計4萬元。即每元推廣費使棉農增收850元之多,費用省、效益高,罕與倫比。

成績最出色的是涇陽縣??h長王開基熱心棉業,親自巡視棉田,切實執行棉種管理區辦法,影響很大。全縣棉田,清一色的斯字棉,整齊可愛,是全國唯一的棉花純種普及縣,故斯宇棉又有涇陽棉之稱。在涇陽,棉農豐衣足食,蓋新房的農戶增多,子女上學數增多。與斯字棉統制管理以前相比,真可說有天壤之別。馮澤芳在其論文《陜西省斯字棉推廣之經過》中,對此表達出由衷的高興,特別予以表揚。馮澤芳的學生和得力助手俞啟讀坐鎮涇陽,一絲不茍地工作,堪稱第一功臣。只可惜,面積還是大小,在全國更只是一個小小局部。

斯字棉推廣工作之順利而迅速,不僅為民國以來棉業史上前所未有,即使在我國農作物改良史上亦前所未有。其成功之秘訣,堪為以后棉作改良推廣之借鑒。

良種棉花纖維長,可以紡出高支紗。紗廠由于有了優良的原料,生產發展,利潤增加,紗廠老板也深受澤惠,漸漸愿意拿出一部分錢來,支持棉種改良與推廣工作。

到1941年,斯字棉在陜西關中和豫西一帶達到100多萬畝。德字棉在陜南和四川達到70多萬畝。支援了抗日戰爭,也為解放初期華北發展棉花生產打下了基礎。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時期,一介書生,做出這樣的成績,其付出的辛勞和心血,可想而知。

1936年9月,馮澤芳來到云南考察。他驚喜萬分地發現,在開遠縣等地零散生長著的稱為木棉的“小樹”,竟是全國都沒有的、可紡成50支紗的優質長絨棉。于是他懷著極大的興趣,對木棉進行了研究。

馮澤芳發現,“木棉”一詞,在云南用得極為混淆。一些不同的植物,竟然都叫做木棉。于是,他從植物分類學上予以鑒定和澄清。有一種在西南滇、黔、粵、桂、川等省的炎熱地區都生長的、高達十幾米之喬木,春末未發葉之前,先開紅花,極為鮮艷,果實大如拳頭。其果實內綻出之絮,韌度太低,不能紡成紗,只能用作枕墊之填充物。它與普通的棉,不是同屬。故不能再沿稱為木棉,應正名為攀枝花。

另一種與棉同屬,故應仍稱木棉,不必更改。這木棉又因形態之不同而分為二型。馮澤芳根據它們棉核的性狀,將其分別命名為聯核木棉與離核木棉。聯核木棉在中國種植歷史已經很久,它產量低,在經濟上沒有什么重要性,可作為庭院觀賞之用。

離核木棉在中國栽種的時間則很短,在開遠、蒙自等10個縣,據種植的主人稱,沒有超過20年的。最早的是1919年傅毓南任開遠縣實業局長時所栽,現共40余株。他采種的一株木棉,可惜已被砍掉,無從再查考。其他種植者所采的種子,大都從開遠傳過來。故離核木棉在云南種植的歷史,仍為待解開之謎。

離核木棉為多年生之灌木,高約4米,與埃及棉同種,性狀相似,又都是纖維長達28-36毫米的長絨棉。由此,馮澤芳傾向于它是埃及棉遷入云南后,因氣候暖熱而變為多年生所致。云南的冬季,氣候也很暖和,在他省為一年生的棉花,拿到云南,越冬不死,均可變為多年生。例如,開遠棉作試驗場場長楊宜申于1924年所栽的中棉和美棉,到1936年還活著,且依然開花結果。

馮澤芳認為,在云南,離核木棉極具開發推廣價值。理由有三:

第一,可以高產,離核木棉每年開花吐絮兩次,這在增加產量上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疾焖脭祿?,全年兩季收花合計,折算成畝產子棉,最高者達236斤,故推廣木棉,豐收之可能性甚大。

第二,云南的特點是山多田少,草棉(云南對一年生棉之稱呼)需種在田里,種時需水灌溉,這就要與水稻、甘蔗爭地、爭水,難以推廣。然而,木棉則可種于山坡、墓隙、田邊、屋角及一切荒地,而云南荒地到處可見。從雨季開始后下種,不與水稻、甘蔗爭地爭水。故離核木棉實為云南增加棉產之救星。如云南試驗成功,那末氣候、地理情況相似之黔西南、粵、桂大部分地區均可望種植。這些地區合起來,將組成我國西南長絨棉區。

第三,我國近20年棉花改良之結果,從10支紗到42支紗的原料,均可由國內自給。惟50支以上細紗之原料,仍需仰賴埃及棉進口,成本昂貴。但種植埃及棉,需要炎熱而干旱二個條件。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已多次試種,均不能結果吐絮。離核木棉的纖維長度超過中棉和美棉,它可紡出50支以上高檔細紗。中國還沒有這么高品質的棉花,需求極其迫切。但由于該棉花纖維太長,彈棉花時,纖維纏繞在弓弦上,無法彈開。故除少量用作油燈的燈芯之外,別無利用之途。離核木棉就這樣被埋沒了,實在可惜。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我國主要棉區大部分淪陷,原棉缺乏,尤缺優質長絨棉。在云南生長的離核木棉,正是寶中之寶。

同年,中央棉產改進所撤銷,并人中央農業實驗所,馮澤芳任中農所技正、棉作系主任、云南工作站站長。日本侵略軍攻占南京前夕,中農所從南京遷往四川,馮澤芳則前往云南工作。

馮澤芳夫婦拖兒帶女,一路顛沛流離,到了貴陽,休整幾周,順便考察貴州的工作。他在畢節縣農村親眼看到十七八歲的大姑娘赤身裸體在地里勞動,一見生人來了,立即丟下鋤頭,飛快跑入草房,鉆進草堆中。這一帶的貧苦農民從來沒有被子,晚上就睡在草堆中。農民趕集或進城,穿的是用玉米皮編成的衣褲。馮澤芳感嘆不已,更堅定了發展棉業,使貧苦農民有衣穿有被蓋的決心。

接著再去云南。黔滇公路盤繞在崇山峻嶺中,一邊是陡峭的山體,一邊是懸崖,深不見底。汽車翻入深淵的事時常發生。一次,他們乘的這輛車行駛在路的外側,會車時擦撞了一下,在懸崖邊剎住,再偏外一點點,就車翻人亡了。

馮澤芳到云南后,大力宣傳開發木棉。首先得到云南省經濟委員會常務委員、富滇銀行行長繆云臺的贊同??姵鲱^牽線,由“富滇”、“中國”、“交通”、‘中國農民”四家銀行共同出資100萬元,組成云南木棉貸款銀團,扶助農民種植木棉,繆任銀團主席。因木棉下種之后,第一年幾無收成,第二年畝產三四十斤,第三年以后可收100斤以上。銀團主持者深明底細,毅然決定實行長期貸款辦法。前兩年不還款,第三年開始還款,第五年還清,若有必要可延長一年。木棉之推廣成功,銀團功不可沒。接著,會同政府機關,組建云南省木棉推廣委員會,由建設廳長任常務委員。下設四個組,馮澤芳任植棉組長。在開遠縣設立木棉試驗場。1939年,為了便于在第一線指揮,又在開遠縣設立辦事處,馮澤芳為主任。

馮澤芳在云南工作了兩年,從事離核木棉(以下簡稱木棉)推廣。他的學生奚元齡和陳仁等人,是他得力的助手。木棉推廣是云南省的新興事業,也是中國棉作史上輝煌的一頁。

木棉試驗和推廣,初期困難重重。從種植木棉之好處、植棉技術到領墾荒地、貸款辦法。他挨家挨戶宣傳并幫助辦理各種手續。木棉長成以后,又組織農民參觀種得好的地塊,介紹經驗。一個洋博士、副所長,沒有架子,不貪圖大城市優裕生活,下鄉下地,甚至利用趕集等一切機會,苦口婆心地去說服散漫的農民。經常是言者諄諄,聽者茫茫。有些人還把它作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但諸多困難絲毫未減低他的熱情。

新栽之木棉,本年沒有收成。倘若以前所栽種的子棉無處收購,就會打擊種植木棉的信心。馮澤芳急與各方聯系,終于征得裕滇紗廠籌備處熱心贊助,先墊款以每斤1元高價收購。馮澤芳個人也出資收購70多斤,并動員辦事處工作人員力所能及出資收購,穩定了棉農的信心。然后組織家屬軋棉花,孟成玉也帶頭參加這項勞動來支持丈夫的事業。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困難。如糧價飛漲,農民愿意先去種糧食。又如大量資金與人才涌入云南,使云南建設突飛猛進,導致勞動力缺乏,紛紛以高工資吸引,農民愿意去做工。又如治安不太好,較遠的荒地,農民不敢領種等等。于是銀團決定適當提高貸款,推廣會采取先發種子給農民試種,與中農所及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聯系,加大對棉農提供技術支持,提高其收益,終于打開了局面,第一年就推廣3400畝,四年后達到7萬畝。這年木棉的市值,比國民政府全年的全國農林總經費還多1/3,足見推廣木棉之功績。馮澤芳推廣木棉,不遺余力,傾注了全部心血。他在致友人的信中寫道:“斯字棉、德字棉、木棉是我的三個孩子。木棉是我新生的小女兒,我愛木棉同愛我的小女兒一樣?!边@種愛棉如子之心,何等感人!

科學農業把實惠帶給了農民,農民因種木棉生活好起來了。馮澤芳及其同事在云南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斯字棉、德字棉、木棉三者之成績,比較起來,就推廣的面積、產生的經濟效益而言,斯字棉當屬老大。然而從中國棉花改良工作的角度看,則木棉第一,學術價值最高。因為斯字棉終究是外國人培育出來的品種,中國人只是花錢買來栽種而已??赡久蘧筒煌?,它最初只是云南邊陲鄉下茅廁旁或籬笆間長有幾株。有人沒事好玩,把它采種移植,為庭院觀賞增加一道風景,頂多把它做成燈芯用來點油燈而已。木棉作為一種惠于國計民生的經濟作物,其發現、鑒定、育種、推廣,全都是中國人自己干的。這是馮澤芳理論聯系實際、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的又一范例。

高屋建瓴 劃分棉區

馮澤芳在學術上最大的貢獻,有的專家認為還是關于中國棉區劃分的研究和關于中國棉工業區合理分布的研究。這兩個問題研究的成果,合起來組成為一個思想、體系。

馮澤芳是我國最早從事中國棉區劃分和棉工業布局研究的專家之一。他平均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全國各地調研,足跡踏遍產棉地區。棉花的產量和質量,都與諸多因素有關。自然因素中,尤以氣象和地理關系最密切。遵循客觀規律去種棉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氣象因素有: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年雨量在400~1400毫米范圍內,無霜日數在175天以上等。地理因素有:土壤要稍帶堿性及土質、地勢等。據此,馮澤芳在1936年指出,淮河流域大平原是宜棉地區,當時因淮河泛濫而不能種棉。將來導淮成功后,應開辟為新的棉區。這一預言現在已變成現實。他還指出,長江流域以南,雨水太多,土質易于蓄水,宜種水稻,不宜植棉。南方高溫雨多地區,種植熱帶水果,獲利豐厚,從經濟利益上亦不必種棉。北方地區無霜期太短,不宜植棉,發展畜牧,效益更好。

懂得棉區概念和棉區劃分十分重要之后,中國到底應分為幾個棉區呢?從1934年開始,馮澤芳經過20多年反復研究后,于1956年在其所著的《中國的棉花》一書中,提出中國棉區宜劃分為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特早熟、西北內陸、華南五大棉區。某一棉區之良種,移到另一棉區種植,效果將變差。此研究成果,對棉花育種和良種推廣具有指導意義。以積極性言之,棉花育種工作可集中在棉區的中心試驗場,其育成立良種,推廣于本棉區內。以消極性言之,如遇水旱災害而缺乏棉種時,只能在本區內采辦,而不要異區采辦。這種分區,經過幾十年實踐檢驗,證明符合客觀實際,至今仍為科技界沿用。

在研究棉區劃分的同時,馮澤芳還悉心研究棉工業布局。他指出,棉花改良,并不只是單純的農業之事,它與工業發展有密切關系。棉花改良的效果,紗廠首先受益。到1936年,紡織工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民族工業。然而,馮澤芳指出,紡織工業布局很不合理,過分集中在沿海,遠離了棉區。表面上這是因為沿海大都市電力集中,供電容易,實質上這是帝國主義壓迫造成的。再從產權上看,大部分為外商控制,青島紗廠日本占91%,上海紗廠日本占50%。由此可見,中國棉紡工業集中于沿海,是日本經濟侵略的結果,而不是中國自然的發展。再一個原因是國內治安問題,多年的軍閥混戰,使內地紗廠因兵災而遭受損失,使投資者不敢到內地產棉區去建設紗廠。直到軍閥混戰局面結束后,陜西棉區的第一個新紗廠才于1936年開工。紗廠集中在沿海,其后果是,陜西的棉花,運到上海紡紗,棉紗再運回陜西銷售,最終使穿衣人的負擔增加。

抗日戰爭爆發后,90%以上的紗廠落入敵占區。到1939年,在后方開工的紗錠只有7萬錠,只及戰前的1.4%,即使加上正在遷移中和新建的,亦不過25萬錠,也只及戰前的5%。所以,后方衣料昂貴,前所未有。上海10支紗,每件售價七八百元,在昆明、重慶賣到2000元以上而且許多地方還買不到。所以,馮澤芳呼吁,“紗廠應在棉區內設立”。

綜合起來,馮澤芳的主要設想是:劃分棉區;在各個棉區,即在最有利的環境中種植良種棉花;擴大主要棉區,淘汰小棉區;在產棉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興建棉紡工廠,以利農產品的銷售和工業原料的供應,使加工工業和種植業密切配合;全國達到棉花自給和棉紗棉布自給,而各省絕不要搞自給,那是不可能的或是可能但不經濟的;其它各種特用經濟作物也應這樣實行全國合理分工的專業區,如茶葉區、絲業區、糖業區等。他的這個設想,現已基本實現。這個意見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講堂執鞭 培育后人

1940年夏,馮澤芳調回已遷到四川榮昌縣的中央農業實驗所本部,主持棉作系工作。于是,全家五口搬到榮昌。

1942年,馮澤芳應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之聘請,回到母校擔任教授、農學院院長。遂又舉家遷到重慶沙坪壩。

馮澤芳治學嚴謹,提倡教師要聯系生產實際,要從事科學研究工作。他聘定各系系主任和教授時,聘請了具有民主進步思想、堪為師生表率的各專業知名學者擔任。在他們的努力下,中大農學院成為學子們向往的著名學府。

馮澤芳講授棉作學、農學概論等課。在做過近十年的科研、生產推廣工作之后再來教書,講課聯系實際,深入淺出,條分縷析,言簡意賅,著重啟發學生自己開動腦筋,學生們很愛聽。例如在講棉區劃分時,他指出淮河是黃河、長江兩大棉區的分界線,形象地說,淮北是平原,拉大車,吃小麥,養黃牛;淮南為丘陵,肩挑或推獨輪車,吃大米,養水牛等等,一聽就懂。

他要求學生絕不可只限于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對老師開列的參考書,要求認真找來閱讀,自覺求知,獨立思考。尤其鼓勵學生要有獨到見解。他教導學生,除天資以外,更重要的是靠勤奮學習,這樣才能有所成就。

他十分注重實驗和田間實習。每學期都親自帶領學生到農場學習,手把手地示范。指導學生做實驗時,強調要收集第一手資料,查閱原始文獻,而不要圖省力,借鑒于二三手資料人云亦云。對實驗報告,強調邏輯性強,數據翔實,結論有據,對每份報告都認真修改,甚至錯別字都給予訂正。

馮澤芳指出,農業是深受地域限制,亦即“地方色彩非常濃厚”的一門學科,以此顯著不同于另一些自然科學和理論科學。他告誡學生,不僅外國的東西不能照搬,就是國內某地的經驗,也不能簡單照搬。

馮澤芳常說:“我一生最愛的,一是棉花,二是青年?!苯洺=榻B以往畢業生的成就,激勵學生。在《科學》雜志上著文贊譽青年學者俞啟葆在短期內發現二個連鎖群(前人研究棉花遺傳,30年才發現一個)。發現奚元齡踏實好學,就鼓勵他鉆研棉花細胞學,并為他關于棉屬細胞研究之專著寫了一篇重要的序言,幫他申請名額赴英國深造。他見徐冠仁的水稻遺傳工作很出色,推薦晉升副教授,幫他申請獎學金去美國深造。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培養出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農業科技人才。后來的歷茬棉花科技骨干,許多都是他的學生。

那時候,吃的是配給的平價米,買回來時已霉變呈綠色,淘米時要多搓洗幾遍才能吃。馮澤芳雖是院長,但薪金只能維持清貧生活。由于營養不良,他和夫人都患了嚴重的慢性病。馮澤芳參加工作10年來,雖然前幾年工資不算低,但由于他長時間奔波在農村,吃飯無定時,伙食也差,患了胃潰瘍胃酸過多癥。曾一度患了一種不知名的可怕怪病,頭痛頭暈,腦子完全不能思維,拿起筆卻寫不出文章來,近乎喪失工作能力。所幸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癥狀不知怎么,逐漸自動消失了。

即使這么困難,他也沒有試圖利用在棉業界的聲望及與紡織企業界的關系去謀求好處。依靠自力更生來過日子,在住宅周圍空地種菜,自己養雞。內衣褲、孩子們的衣服由孟成玉自己裁制。還學會做四川泡菜、花生醬等等。

中央大學所在地沙坪壩,是重慶市的郊區。他們家在重慶住了長達四年之久,夫人和孩子卻從未到市內游覽過。直到抗日戰爭勝利后,學校將要遷回南京前夕,才由校長吳有訓把他使用的小汽車借給馮澤芳,讓他帶全家人到重慶市里觀光一圈,以告別山城。

馮澤芳是以吳有訓校長為首的返寧復校接收南京中央大學的三委員之一。先期回南京接收,也從未想乘機撈取錢財。即使在沙坪壩那么困難時期,他亦處處公私分明。小到私人信件,都從不用公家信紙信封。他在私人信紙上,印有“南堂信箋”四個字。他那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風格,一直為同事和朋友們所敬仰。

1947年,農林部又恢復成立棉產改進處,仍由孫玉書任處長,馮澤芳任副處長。他要從事全國棉花改良工作,全家從繁華的南京城里,搬到偏僻的孝陵衛以東,他和夫人都毫無怨言。后來,他與孩子和朋友談到一個人的工作時說,做幾年實際工作,教幾年書,這樣輪換著做,對人對事都有好處。

馮澤芳畢業致力于棉花科研、生產和農業教育。他的理論研究以棉花遺傳育種為主,對中棉的形態、分類和遺傳,亞洲棉與陸地棉雜種的遺傳學及細胞學均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試驗研究著眼于發展生產,立足于推廣應用。當品種試驗有結果時;立即安排良種繁殖,為大面積推廣作準備。他根據研究的結果,積極提倡在黃河流域棉區種植斯字棉,在長江流域棉區種植德字棉,在云南種植木棉。這對于擴大我國棉區,提高棉花的產量和品質,都起了積極的作用。

1948年2月,棉業界同仁欣喜地看到,自己從事的棉花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其領頭人馮澤芳有不朽的功績。人們評論道,提到中國的棉業,就不可能不提到馮澤芳;提到馮澤芳,就不可能不提到中國的棉業。大家還認為,馮澤芳之所以取得成績,離不開孟成玉女士的全力支持,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她也從無怨言。在馮澤芳49周歲生日時,舉辦了一個簡樸莊重、學術氣氛濃厚的馮澤芳先生五十壽辰暨銀婚紀念會;收集到他的論文83篇,從中選出代表作i3篇,匯編成《馮澤芳先生棉業論文選集》出版。旨在“以馮氏為例鼓舞新進的同志”,希望大家“師法馮氏奮斗精神,闡發農學知識,開發中國農業資源,為三萬萬以上農村社會中的同胞謀福利”。

馮澤芳幾乎沒有節假日,沒有娛樂,他以專心致志從事棉花工作為畢生的最大快樂。他品德高尚,深孚眾望。在擔任院長、副處長時總是以誠相見,以禮待人,沒有架子,身體力行。在他領導下工作,雖然條件十分艱苦,要求十分嚴格,但大家都能奮發工作,出色完成任務。他雖然事業上有很大成就,名重一時,但他始終虛懷若谷,銘記師長的教誨、同事和學生的幫助。在50歲時,回首往事,馮澤芳套用胡適的詩句自詠:“清夜每自思,此身非吾有,一半屬‘師長’(原句為“父母”),一半屬朋友?!?br />
1949年初,棉產改進處經費無著,人員星散,實際上已停止工作。這時,馮澤芳接觸到北京派來到南京、上海聯絡科技界的老朋友沈其益教授,了解了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遂決定留在南京迎接解放。4月初,他又回到中央大學任教授。解放后,中央大學改名南京大學。1952年,高校進行院系調整,馮澤芳隨之為南京農學院教授、圖書館館長。黨和人民政府對他給予了高度評價,評定為一級教授。1954年8月馮澤芳當選為江蘇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馮澤芳應聘為生物地學部(后擴大并分開,則為生物學部)學部委員(現改稱院士)。1956年,參加我國12年(1956~1967)長期科學規劃的制定工作,并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等的親切接見。

1954夏,他的長女在北京農業大學畢業,向父母談了到北大荒去創業的打算,他倆表示堅決支持。這個江南女孩在北大荒40多年,為大豆、小麥良種培育作出了重大貢獻,夫妻雙雙被評為國家有貢獻的專家。1956年小女兒高中畢業,要報考新疆八一農學院,他倆也積極支持。

195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成立,馮澤芳出任農科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同年,馮澤芳應邀率中國棉花科學代表團赴蘇聯考察訪問,并參加蘇聯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11月7日,登上莫期科紅場外賓觀禮臺,觀看了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游行。

創業精神 永世流芳

1958年3月,棉花研究所搬遷到河南安陽白壁鄉新址。馮澤芳舉家率先離開條件優裕的首都,來到這個條件艱苦的農村。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心一意地工作。又被選為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馮澤芳嗜書如命。雖然他極少去商場,但書店卻是經常去的,數十年如一日,故藏書頗豐。搬到白壁后,鄉下沒有書店可去,他就在北京新華書店郵購部,保持百元左右的余款,來了新的有關棉花和農業書籍,立即給他郵去。他去世后,馮夫人把這些書都捐獻給棉花研究所。他還自己出錢,給附近小學訂了《人民日報》等主要報紙和《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年末,又替他們續訂了一年,到9月他去世時,報刊還未到期。

“大躍進”時期,農村大辦公共食堂,棉花所也不甘落后。由各家把餐具借給食堂,馮澤芳帶頭把家中餐具送去。馮澤芳是所長,與幾位所領導吃小灶。孟成玉是家屬,就分配吃大灶。大灶伙食差孟成玉身體又不好,但是他從不利用所長的權力把孟成玉安排到小灶。

在畝產萬斤水稻、萬斤小麥的浮夸風盛行之時,棉花所提出畝產萬斤棉的口號,馮澤芳堅決予以抵制。他說:“最多只能660斤,再多,絕不表態?!?959年廬山會議批判“彭德懷集團”以后,全國開展了反右傾拔白旗運動,馮澤芳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1959年9月22日,這位在國內外享有威望的專家過早地離開了我們,這是中國棉花科技界的一大損失。

1980年1月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補開了馮澤芳追悼會。孟成玉率領從北大荒、新疆、南京大三角來的子女及孫輩,參加了追悼會。

追悼會前,馮澤芳的子女從北京來到安陽尋找父親的遺骨。1959年,遺體簡單地埋葬在棉花所西北幾里外。經歷十年動亂后,墳墓早已無影無蹤,棉花所人員和附近農民,沒有一個說得出去向。只見一片茫茫棉田,馮澤芳的遺體已經永遠溶化在他畢生耕耘的棉花地里了。棉田就是他的墓地,棉花就是他的墓志銘。

在追悼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金善寶致悼詞,對馮澤芳一生作了高度評價。

1979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辭?!分袑︸T澤芳作了專條介紹。

1989年8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編輯出版《中國現代農學家傳》,書中馮澤芳傳記,由鄧煜生執筆。

1993年5月,中國科學院編輯出版《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書中馮澤芳傳記,由黃滋康、鄧煜生執筆。

中國棉花學會的會員們,捐款鑄造了馮澤芳銅像,留住他睿智而和藹的容貌。1997年4月棉花研究所成立40周年慶祝會時,舉行了馮澤芳銅像揭幕儀式。49歲時,朋友們紀念他,出版了他的論文選集;又過了49年,朋友們和新一代棉花工作者,再度紀念他,塑造了他的銅像。時任棉花所所長汪若海說:“至今為止,中國棉花科技界在學術與威望方面,尚未有超過馮老者。我們應該紀念他?!?br />
1999年,義烏人士又籌款塑造了一尊馮澤芳銅像,安放在他的母校、現義烏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端本學堂舊址。義烏籍旅美園藝學家、77歲高齡的玉梅園女士捐款1萬美元,在赤岸鎮中心小學設立“澤成獎學金”,紀念她深深敬重的馮澤芳、孟成玉夫婦。

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市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商品市場聞名全國,享譽海外。我們相信,義烏將還會有更多像馮澤芳這樣的院土出現。



主要參考資料:

《中國現代農學家傳》,金善寶主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年8月版

《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5月版

《馮澤芳先生棉業論文選集》,中國棉業出版社1948年1月版

《浙江院士風采錄》,余洪生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作者簡介)馮一民,男,浙江義烏人。1934年生,副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先后在南京長江廠技校后并入南京無線電工業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執教,1994年退休。


# 馮澤芳(棉作學家)    {最后編輯時間:2012-08-02}

 相關內容
亚洲成女人综合图区,欧美成本人视频免费播放,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