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義烏 - eyiwu

凈居院的傳說


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傳說皇帝趙恒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老和尚,自謂法號涉公,對他說:"舉世囂囂,紅塵滾滾,我欲凈居,何處藏身?"第二天早期,趙恒詢問了眾大臣,終于得知涉公乃義烏縣北寶勝寺之開創者,于是即為該寺賜額"凈居院"。

  晚唐咸通八年(867年),雙林寺建寺已有320余年,經幾朝皇帝的恩澤,香火越來越興盛,已擁有良田上千畝、僧舍上千間,連日本和尚都陸續不斷前來拜謁,那些想逃避兵役或失去生計的黎民更是紛紛入寺跪求落發為僧,雙林寺已勝過鬧市了。

"此乃清靜之地,如此整日嗡嗡嚶嚶,如何得了!"

禪師涉公,背幾卷經書,托一個缽多羅,毅然跨出了雙林寺山門。真個是"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行。"

聽說義烏縣城北邊有座黃檗山,黃檗是一味著名的中藥,性寒味苦,山名如此,也該是個清靜的所在吧。于是涉公迤邐北行,來到離縣城20里處,這里已是郁郁 莽莽的叢山了。涉公沿著一條較大的山澗,鉆樹叢,攀危巖,竟然覓到了一個古木參天的山谷,因為地勢較為平坦,澗水還在這兒匯成了一汪清潭。"哦,這就是我 的修行之地!"

這里連砍柴的人都不會來,唯聞鳥兒在林間和鳴,偶爾有狐貍松鼠探頭控腦。于是涉公就結茅為棚,又辟地種植,從臥磐石上,盡可與世隔絕,一心修行了。

因為常有菜葉瓜皮從澗水中流出,好事之徒就相約訪求,終于窺見有一老和尚正在榛莽中打坐了,于是視為高僧。一傳十,十傳百,傳到了婺州刺史的耳朵里,一群信佛的鄉紳就來出錢辟地,造起了三進佛寺,而且還由刺史題了名,稱為"寶勝"。

又過了140多年,到了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傳說皇帝趙恒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一個老和尚,自謂法號涉公,對他說:"舉世囂 囂,紅塵滾滾,我欲凈居,何處藏身?"第二天早期,趙恒詢問了眾大臣,終于得知涉公乃義烏縣北寶勝寺之開創者,于是即為該寺賜額"凈居院"。

宋理宗末年(公元1263年),凈居院又出了個高僧,法號玨公。當時,這地方早就筑起層層石階,整日鐘鼓不絕,鳥獸更已驚散。但玨公說:"心靜自然凈, 道高安然居,人間煙火盛,凈居猶凈居。"理宗皇帝很崇他,親筆題了"刑叟"二字,專修了個御書閣張掛起來。傳說那寺前的清潭中,還涌出了十六尊石羅漢和一 個石磨,考證起來還是廬山歸宗寺的故物,也不知怎么會變到這兒來的。

到了明朝,這凈居院就改稱為凈居教寺了。


# 凈居院的傳說    {最后編輯時間:2010-02-21}

 相關內容
我被夫上司玩我七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