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有人把廿三里鎮的李唐村的村名,寫成李塘。從城里開往李唐的中巴車上,就寫著“義烏-李塘”,這是錯誤的。
往往有人把廿三里鎮的李唐村的村名,寫成李塘。從城里開往李唐的中巴車上,就寫著“義烏-李塘”,這是錯誤的。
李唐村的人大多姓駱,乃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的 后裔。駱賓王助徐敬業造反,寫了千古奇文“討武上明下空檄”。失敗后,他在義烏城內駱家塘的族人紛紛出逃,生怕被朝廷派兵滅族。他們逃到現在的下駱宅,楂 林,李唐,形成了駱姓松,竹,梅三派。當時的李唐叫駱宅,與下駱宅相呼應。武周滅亡后,唐中宗中興唐朝,徐敬業,駱賓王等被平反。駱宅就開始繁榮起來。
傳說駱宅當時有十八宅,十八店,從現在的橫下塘一直到駱宅口,都是駱宅村的范圍?,F在的陶店與丁店之間的上楓塘,當時也是駱宅人所有。駱賓王的衣冠冢就埋在上楓塘。
后來駱宅村出現了一個武藝高強的人,平時喜歡騎馬。有人說:“英雄應配龍駒馬,你這馬太差了。”龍駒馬就是御馬,只有皇家才有。于是他就去皇宮盜御馬,被抓起來。一審審出是駱宅人,朝廷就派兵圍剿駱宅。
官兵圍剿駱宅雖有理由,但大白天殺人放火畢竟不妥當。于是官兵就在一個月黑之夜包圍了駱宅,見人就殺,燒了大半個村子。后來雞啼了,東方天空發白,官兵 才撤走。十八宅只剩下了一北一南二宅,即李唐的前宅與駱宅口,十八店只剩下塘下店與王店,丁店,陶店?,F在鄭山頭村南,泉塘村過溪那一畈,叫橫店畈,本世 紀七十年代移墳改田時,地下挖出不少青石板,還有瓦礫碎磚,說明此地歷史上曾有過村莊,當屬十八店之一的橫店。
駱宅村人因為感激金雞報效,就在村北去蘇溪的官道上,建一座“雞報亭”。此亭現在還在李唐村北,里忠南面的山坡上。因為駱宅村被剿了,人們商議改村名。由于祖上詩人駱賓王忠于李姓唐朝,所以李唐村的唐字沒有“土”偏旁。筆者在李唐讀高小時,李唐小學墻上還嵌著一塊“盛唐故里”四個字的青石匾。學校修建后,這塊青石匾就不知道弄到哪兒去了。
# 李唐村的來歷
{最后編輯時間:2010-02-21}